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 正文
(优秀校友风采系列之三十七)他要让公司发出太阳般的光芒 ——记厦门环阳绝缘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宏
来源: 作者: 日期: 2020-08-10 点击数:

校友名片

黄晓宏,河南洛阳人。1967年出生,1985年就读原集美轻工业学校轻工机械8517班,1988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宜阳县模具厂上班,1994年至1997年在厦门协励行电器有限公司工作,成为中国最早从事“环氧树脂自动压力凝胶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2001年自主创业,2003年创办厦门环阳绝缘电器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高品质高压电器绝缘件,为客户提供绝缘件设计、模具制造、绝缘件制造一条龙服务,在业界享有盛誉。公司2019年销售额七千多万元。
 


黄晓宏办公室墙壁上的“向日葵”,是环阳公司的名片

  
母校情怀

好同学,一辈子!黄晓宏说,他从母校学到了专业知识,学会了“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并且认识了很多此后相伴多年的好老师、好同学。当年黄晓宏离开河南来厦门找工作时,同班同学童勇力第一时间将他接到自己的宿舍住;当黄晓宏要创业时,又是这位同学相信他、支持他,出钱出力,力助黄晓宏的公司走上发展道路。这样的同学情,黄晓宏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黄晓宏还与好几个在厦门的同学相交甚好,经常一起相聚畅谈,做生意也是互相帮助。同班同学廖木荣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做黄晓宏公司的主要供应商。
 


黄晓宏(左)1988年毕业前夕摄于母校,中为班主任林岩老师,右为同学

  
文/陈捷 图/黄晓宏提供

黄晓宏创办的厦门环阳绝缘电器有限公司位于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园。这里,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上百位工人三班倒,厂里的设备几乎每天都是24小时运转。这些既体现了环阳对生产效率的执着追求,也说明了公司的生意兴隆。

“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黄晓宏中考填志愿时报了河南轻工业学校,却阴差阳错来到了集美轻工业学校;他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一家县办工厂,安心工作了6年,却因工厂濒临破产来厦求职;他跟随领导辞职创业,却因公司股东不合离开公司,最终自己创办公司,成就了一番事业。

  积累:六年吃苦耐劳,成工厂唯一县劳模

黄晓宏说,当初他从河南到集美轻工业学校读书时,没有想到自己会创业,更没有想到自己创办的公司会如此红火。

黄晓宏的父母都是农村人,并没有指导他进行职业规划。当初高考报志愿时,他原本报了河南轻工业学校,但没有看清楚招生说明。其实,他当时报的志愿是委培生,是河南轻工业学校委托集美轻工业学校培养。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因此改写。
 


1985年摄于集美龙舟池

  
        黄晓宏上学时读的是轻工机械专业,这个专业有两个方向: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他学的是偏设计方向的。毕业后,他回到原籍河南,在河南宜阳县模具厂上班,做的是模具制造的活。这并没有成为他的障碍,反而拓展了他的技能。

分配到县办工厂后,黄晓宏面对的情况并不乐观。工厂经营效益不好,工人工资也比较低。1988年,黄晓宏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拿到的月工资仅四十多元。即使在他工作近6年后,每月工资也仅有100元出头。

更让黄晓宏担忧的是,县办工厂不仅工资低,还一直拖欠工资。当时,因为拿不到工资,工厂里人心惶惶的。

尽管如此,黄晓宏仍然踏实工作。他还主动申请从技术科调到模具车间一线工作,学习模具制造方面的技能。他因为工作努力,技术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还被评为县劳模。“我在模具厂的6年里,厂里仅出了我一个县劳模。”

黄晓宏说:“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在县办工厂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县办工厂出来后,我感觉很多工作上的苦都可以坦然面对。”

  跳槽:来厦半个月找到工作,进入崭新行业

1994年5月,这家县办工厂停产。在此之前的3月,黄晓宏已经离开县办工厂,独自一人来到厦门求职。

刚到厦门时,工作6年的他一共只有1000多元积蓄。他找到集美轻工业学校的同班同学童勇力,暂借了一个落脚的地方。此后的十多天时间里,他就住在同学位于湖里区的一间宿舍里,6个人挤在一间房里。

当时的中国正迎来一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行业的浪潮,香港协励行有限公司把“环氧树脂自动压力凝胶技术”从欧洲引进到了中国,并成立了厦门协励行电器有限公司,生产高端“环氧树脂高压绝缘件”。这家公司在厦门人才市场招兵买马时,刚好让黄晓宏遇上了。

厦门协励行电器有限公司当时需要的是会设计、懂设备,又有模具、配件加工经验的人才。黄晓宏经过在宜阳县模具厂六年的积累,拥有了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的扎实功底,正好都满足这些条件。就这样,黄晓宏来厦门半个月后就找到了工作。1994年4月,他有幸进入厦门协励行电器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从事“环氧树脂自动压力凝胶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开始接触这个日后成为他终身职业的行当。

工作的第一个月拿到了400元工资,相当于他在河南县办工厂工作4个月的收入。而且,协励行还免费提供宿舍。

“我来厦门第一年的收入,超出我之前在河南6年的收入。我来厦门第一年存下来的钱,超出之前工作六年的总积蓄。”黄晓宏说,来厦第二年,他的工资几乎又翻了一倍。也就是说,他来厦第二年的收入,又超出过去七年的总收入。

三年后,1997年,黄晓宏的月薪达到了2000多元,这相当于他在河南县办工厂的20倍。

“我从河南来厦门,有命运的安排,也有主动的选择。”黄晓宏说,如果不是县办工厂欠薪又要倒闭,说不定他还会留在工厂里。当年,县办工厂有一位同事结婚,厂里分给这位同事一间20平方米的宿舍,工友们都很羡慕,感觉领导对这位同事“真好”。那时工友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间20平方米的独立宿舍。

  创业:公司缺资金,卖掉唯一的房子

1997年,黄晓宏随公司一位领导出来创业,但因为公司股东不合,他离开了这家公司。

经过多年积累和准备,最终黄晓宏在2003年拥有了自己的厦门环阳绝缘电器有限公司。他搭进了所有的积蓄,再加上自己弟弟和同班同学童勇力的加入,把公司办起来了。

在公司成立之初,黄晓宏便立志要在环氧树脂绝缘行业发出太阳一般的光芒,所以给公司起名“环阳”。

创业初期,公司也就十多人。当时黄晓宏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刚开始,既缺资金,又缺业务。不过,黄晓宏创办公司时,在业界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在不少人眼中,他是一个痴迷技术的人。因此,尽管面临困境,他仍然相信,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一定能够获得客户的认可。

所以,创业初期,即使缺资金、缺客户,黄晓宏仍然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方面。对技术的狂热与痴迷,也是黄晓宏创业最强大的动力。他在创业前便致力于压力凝胶技术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曾最早成功主持了ZS1触头盒、VS1绝缘筒、SF6负荷开关壳体、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的国产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直到今天,黄晓宏仍然痴迷于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即使创业多年之后,他还是坚持“六天工作制”,中午就在办公室的沙发椅躺一会儿。“我是一个痴迷技术、热爱技术的人,我乐在其中!”

在许多同事和客户的眼中,黄晓宏是一个痴迷技术的创业者,是一个执着钻研技术、专业型的老板。因为技术过硬,创业不久后,黄晓宏的客户就渐渐多了起来。不过,有了业务,又缺少购买生产原料的资金。为此,2004年,黄晓宏卖掉当时自己仅有的一套房子。这套房子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面积80多平方米,当时仅卖了20多万元。
 


人生的第一套房子,2004 年因为资金压力,卖了

  
        这次卖房之后,他直到2009年才重新在厦门买房。虽然,后来厦门房价涨了很多倍,但黄晓宏说,现在回头看还是“很值”。“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如今我公司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那套房子,而且我的公司为100多位员工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

  收获:企业良性发展,实现“五个满意”

自从黄晓宏卖掉房子后,环阳公司很快就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从此再也不缺资金了。

刚开始,环阳公司位于厦门岛内高崎,厂房面积仅有1000平方米左右。2008年4月,公司搬到了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园,此后公司步入快速发展期。搬到同安区的前五年,是环阳公司业务发展最快速的阶段,厂房面积扩大了5倍。这几年,环阳公司步入了稳定期,有了更充足的流动资金,企业实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多年来,黄晓宏一直致力于技术的钻研、质量的提升,稳打稳扎,做细做深,而不是一味扩大规模。

如今,公司在业界拥有良好的口碑,已经不必为订单发愁。

公司的股东及员工也都从公司的发展中受益。黄晓宏说:“我们公司很重视员工的待遇;这几年公司员工已经有十多人在厦门买了房子,安居乐业。”

一转眼,黄晓宏离开县办工厂来厦已经26年了。回顾创业经历,他认为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技术第一”。技术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创业必须先完成技术的积累,没有技术,再多资金、再多客户,企业都不会长久。如果有了技术,再践行“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原则,创业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做企业第一重要的是做出好的产品;第二是控制好成本;第三才是向客户赚取合理的利润。”

黄晓宏最引以为豪的,还是他创办的企业做到了“五个满意”,即“社会满意、客户满意、供应商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

与此同时,黄晓宏自己也收获了家庭的幸福,儿女双全;而且,女儿和儿子都是勤奋好学的好孩子。这些都让他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心满意足。他说:“我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