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 正文
(优秀校友风采系列之八)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记福建三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孙兴
来源: 作者: 日期: 2019-06-04 点击数:

校友简介

郑孙兴,福建福州人。1963年出生,1980年就读原福建化工学校化工机械专业,1982年毕业后到福州第六塑料厂工作。期间于1983年至1985年到华侨大学化工系进修,1990年至1993年参加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函授学习。现为福建三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福州塑胶同业公会副会长。2003年获得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

母校情怀

我当年是怀着对“海上花园”厦门的无限向往来到化校的,刚进校时我的成绩一般,但毕业时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我们那时候很重视生产实践,漳州农机厂、三明化工厂都去实习过,经常一待就一个月。师傅教得真心,我们学得上心。我毕业至今三十多年,一直在化工这个行业;今天能够取得一点成绩,要非常感谢母校给了我立足一生的本领!

cai.jpg

郑孙兴当年在学校实验楼前留影

(文/荷洁 图/郑孙兴提供)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甚至膜拜的,但却很少人做得到。

而郑孙兴做到了。

自1982年中专毕业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他就待在一个行业、一家企业,以近乎痴迷的“技术虫”精神和难以置信的“工作狂”状态,引领、打造出“行业老大”,自己也成为了技术权威。

面对旁人的啧啧赞叹,郑孙兴谦虚地说:“我们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没有门路,也没啥本事,只能是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件事。”

“工作狂”——把别人公司当自家企业,把出差当作休息

1982年,郑孙兴进入当时的福州第六塑料厂,从基层的车间技术员做起。1994年开始,工厂进入国企改制轨道,至2004年正式变身为福建三盛实业有限公司。改制前,郑孙兴已经是技术科科长了,改制后他成为副总经理、总经理。

“你们看啊,工厂的体制变了,名称改了,地址也迁了,只有我是不变的。我一直就在那里,像根钉子牢牢扎着。”郑总幽默地说:“改制的时候很多人走了,我选择留下,一方面是不想半途而废,另一方面也有点不舍。”

郑总和这家企业太有感情了,特别是改制期间、改制后这二十多年,公司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每天早上,他比员工到得早;每天下午,他比员工走得迟;周末几乎都没有休息。大家调侃说,他就像“全年无休”的超市一样,又准时又敬业。

郑总说,没办法啊,我们公司至少一半的客户周末都没有休息,他们没有休息,我们的服务就不能中断。再说,安全生产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的,我放心不下。“我这个劳模不是假的吧?”他也自我调侃了一把。

即便这样,郑总似乎还嫌和员工在一起的时间不够多。除了有重要接待任务,他中午都在食堂和大家一起吃饭。和郑总搭档二十多年的公司销售总监吕书燕说:我们有时候还会跑到外面换换口味,他却始终如一。

郑总说:吃饭的时候大家相对比较放松,可以真切地听到对公司的意见、建议甚至牢骚。这对我们的工作是有益的。而且身为总经理,你在那里,就像一颗定心丸;就算有抱怨、不满,大家也都觉得安心。

吕书燕继续“爆料”:还在老厂时,实行三班倒制度,郑总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到厂里盯着。刚开始是骑自行车去,后来是骑摩托车去,再后来是开车去。风雨无阻。

“我就当饭后运动了!”郑总笑呵呵地说。

其实对于三盛公司来说,这么多年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作为总经理根本不必要“每日打卡”。“原则上,我随时都可以离开。”郑总也承认。更何况,公司每年还有几个月的淡季。郑总这个时候嘴上说得潇洒:“我可以去旅游了!”其实很少,外出基本是奔着工作去的,“我就把出差当休息了”!

郑孙兴的敬业和专业赢得了公司董事长的信任,他放心地把整个公司交给郑总管理,自己则将精力投入更广阔的领域。

时下流行一句话:“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放心。”郑孙兴已经达到了。

他说:虽然我是一个打工者,但我不以打工者的心态对待工作;我把这当成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家。我和它休戚与共,它陪伴我度过人生最美妙的岁月,我在这里获得了成长。这种感情是无法割舍的。

这么多年,郑总不是没有机会跳到别的行业、别的企业,但他不为所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时至今日,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说,身边有朋友喜欢跳槽,跳来跳去,十几年了还在漂,而且到了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他经常对公司的员工说:你们如果有门路,尽管跳;如果没有,就踏踏实实在这里做事,公司不会亏待你们,生活也不会亏待你们。

在郑总这种理念的影响及身体力行的感召下,公司员工队伍比较稳定,5年以上的员工占了60%,忠诚度还是蛮高的。

24e38604c65986f41b44a48518aeaed.jpg

“技术虫”——看到机器就挪不动脚,多次深造精益求精

郑孙兴中专时学的化工机械专业,在当年很热门,但他并不知晓。“我只想着日后是要做点事情的,又觉得学机械应该比较好玩,就选了。”

或许,郑孙兴跟这个专业真的有缘,进入中专后就学得很刻苦。吕书燕和郑孙兴当了十几年的同学,他“揭发”说:班上就数郑总最好问,很会“缠人”,老师们都很喜欢他。中专毕业后到工厂,那简直“变本加厉”,看到机器就眼睛发亮,脚步也挪不动了,又缠着工人一通问。

对此,郑孙兴倒没否认,而是特别认真地说:我到第六塑料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在化工机械的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理论水平更是不够。当时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国企引进很多项目,专业人才很缺乏。那时的二轻厅委托华侨大学办班,在系统内通过入学考试选拔学员。5个中选1个,很幸运我被选中了。

1983年到1985年,郑孙兴在华侨大学化工系全脱产学习两年。“这真是一次扎扎实实的系统学习,我的理论和工艺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结束后,他拿到了大专文凭。

郑孙兴并未满足。又工作几年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往科研的方向努力,学得更精细一些。于是1990年,他参加了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的函授学习,主攻高分子材料。整整三年,他的周末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课,最终拿到了本科文凭。

至此,凭着多年的实践和理论学习,郑孙兴把化学和机械两个领域都摸了个遍,对工艺、设备、材料都很熟。他也不放过任何和先进技术接触的机会,每年都会去一次德国或日本,参加相关展会,考察最前沿科技。

伴随着郑孙兴学习的脚步,三盛公司的产品范围不断拓展,科技层次不断提高,从最初技术含量较低、工艺相对简单的制鞋业拓展到今天的汽车、体育、家居、玩具、保温等技术更精细、环保要求更高的领域,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EVA、PE、XPE发泡、特种发泡专业制造商。公司拥有的最新型XPE自动发泡机,是目前福建省仅有的两条生产线。

公司每上一台新设备、一条新生产线,郑孙兴都要盯上一段时间,直到它们的运转步入正轨。公司里所有的设备他都会操作,管理上有啥问题也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直到今天他还保持着每天巡查车间两小时的习惯,上下午各一个小时。公司里的人都说:郑总太内行了!

“我从来没有满意过!”郑孙兴每天的考察是全方位的,从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到管理水平、工作态度,他的原则是:有隐患要立即排除,其他方面要不断改进。

比如说,管设备和管工艺的人会经常“掐架”,双方互相指责,一个说你设备不行,一个说你配方有问题。而郑孙兴恰好这两方面都是专家,他很容易就把事情摆平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郑孙兴管的是生产、技术,得心应手;当了总经理后,财务、销售也归他管,他觉得吃力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财务报表都看不明白,怎么管?”

他的好学精神再次被激发了。2002年前后,他自费参加了西南交大MBA学习,将近3万元的学费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又是三年的刻苦学习,虽然最后由于英语不过关没有拿到硕士文凭,但郑孙兴觉得很值得:“大量的案例教学对实际管理非常有借鉴意义。我主要是为了管好企业去学习的,不单是为了文凭。”

因为从持续的学习中尝到了甜头,郑孙兴特别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亲戚的孩子,他都放言:谁要深造我都支持,经济有问题找我!

9352f78e25eb8bcb139a38cd5909817.jpg

21e9ca848e85fadd14d3891dd3e9661.jpg

每天巡查车间

自信心——塑料行业其实很环保,选对方向坚定走下去

三盛公司主攻的是橡塑发泡产品,这个和塑料紧密相关的行业也让很多人困惑:这塑料,不是不环保吗?

“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有这样的误解,主要是因为国内的塑料回收率比较低。而实际上,塑料行业是非常环保的。”

为了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有更深的了解,郑孙兴曾经到美国考察了一个月,专门研究塑料回收问题,所见所闻令他十分震撼!他说:美国的塑料回收技术太先进了,从垃圾分类的自动分拣加人工分拣,到设备的分解、处理,基本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回收。

为什么说它是环保的呢?因为塑料在很多领域起到了代钢、代木的作用。说到技术问题,郑孙兴是信手拈来。他说,比如汽车上使用橡塑发泡产品的比例达到了40%,满足了隔音、隔热、防震和轻量化的要求。这就是“代钢”的典型例子。还有大家熟悉的塑料可乐瓶,回收处理后成为聚酯纤维,用于做衣服,这不是很明显的“变废为宝”吗?

而且很多橡塑发泡产品本身的环保要求就是很高的。比如家居用品、工艺品,特别是孩子的玩具,不仅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上有严苛的标准,而且在气味上也把控极严,基本要达到“无味”的状态。

郑孙兴说,我们的产品是一种基础材料,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随着国内塑料回收技术的发展和回收率的提高,我们的原料将源源不断。所以,我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是充满信心的。当然,我们也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去克服,比如我们在产品设计理念、能力上还有欠缺,很多时候需要请国外的设计师来做。但我相信,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我会很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对我来说,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1a113e185dd377629f9042bbf59cdf6.jpg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