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访谈 > 正文
(优秀校友探访系列之四十三)商海沉浮中坚守道德底线 感谢母校教育给予勇气和自信——校长陶顺生探访优秀校友郑志达
来源: 作者: 日期: 2019-07-31 点击数:

校友简介

郑志达,福建泉州人,1974年出生,1989年就读原集美轻工业学校轻机专业,1993年毕业后在多家企业工作过,所涉行业为电器、电缆、电梯等,在生产、管理、销售等岗位历练过。1996年开始自主创业,先后从事电缆、半机械手的生产、销售、研发等。现为厦门诚立为科技有限公司、安博威仿真智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热心公益事业,长期资助贫困学生,设立安特威尔慈善基金。


(文/荷洁 图/陈清阵)

校友郑志达毕业后这二十多年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在他那别致清雅的办公室兼茶室中,品尝着他换不同种类泡出来的茶,听着他娓娓道来,时间竟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下午。

7月30日,校长陶顺生带领学校离退协会会长陈子荀、教务处陈清阵老师,前往厦门市软件园三期,探访安博威仿真智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志达。陶校长用三个“有”概括了郑志达其人其事:有个性,坚守商业道德和做人底线,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思想,是个技术、管理全才,在不断思考中把握了市场先机;有追求,学生时代就确立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这三个“有”中,第一个“有”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1996年自主创业之前,郑志达在外资、国有、民营多家企业待过,每家时间都不长,最短的只有三个月。他在短暂的时间里充分展示了非凡的才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他每次毅然转身离去,也都是基于同一个原因:企业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郑志达1993年中专毕业时,正好遇上工作分配实行“双向选择”。他选择了当时颇负盛名的一家外资公司,原因是这家公司有“魔鬼企业”之称,他希望好好磨练自己。当时国内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还很不完善,执行力度更是不够。郑志达在公司看到的是:化学气味呛鼻、车间粉尘飞扬、劳保用品缺乏……他向公司递交了无数次报告,建议改善劳动条件,均未得到回应。“这是一家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带着失望和愤怒,郑志达在入职三个月后辞职离开。

他说,后来自己“误打误撞”进入了销售领域,在一家国有电缆厂工作了一年左右。虽然是全新的领域,他也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企业的信誉度不够,无法信守对客户的承诺,我还是离开了。”

因为同样及类似的原因辞职了四次,郑志达对做人底线的坚守,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而且,每次他都走得非常决绝。1995年他从深圳那家民企辞职时,老板为了挽留他,直接拿了10万元现金摆在他面前。郑志达不为所动,只带着2000元工资回到厦门。

自主创业后,郑志达依然“痴心不改”。在他做半机械手设备的十几年间,几乎年年在打“反假冒”官司,而且不接受和解。“我甚至拒绝了法官的和解建议。我告诉他们,如果法律都不能惩戒失信行为,我们还如何去建立诚信社会?!”

郑志达笑着说,因为自己的这种执着,也经常“爱管闲事”。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茶道,特别用心地研究了各种茶的特点、工艺等等。他去逛茶叶店,店员向他推销茶叶,有时扯得太没谱了,他就忍不住要“教育”人家。“忽悠客户就不对嘛。” 郑志达认真地说。

大家总结说,郑志达的这种品质,和“诚毅”校训的精神是一致的;同时他的自信和底气其实来自他的能力。郑志达谦虚地说:要感谢母校的教育。当年他们读的是中专,学的却是大学教材,老师要求很严格。他至今都记得上《机械制图》时,老师对铅笔削到几毫米细、画线几厘米,都要用尺去量。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再加上当时“追热剧”,他对“商战”心驰神往,课余时间学习了中科大的MBA课程。学生时代的这些储备,让他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能够保持自己的定力。

对人工智能颇有研究的陶校长,和研发仿真智能设备的郑志达很有共同话题。陶校长说,郑志达以人工智能为发展方向,其实和学校的办学方向很契合。他特别提到,学校智能控制产业系、先进制造产业系的一些专业,都可以和郑志达的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校友的企业,本来就是校企合作的首选。

郑志达立刻提议:可以在垃圾分类上合作。他说,用机械手代替人工进行垃圾分类是他的设想;目前这种方式即便在垃圾分类很成熟、发达的日本都没有采用,如果我们国家可以使用,一定大有益处。

大家感慨:我们的校友,时刻忘不了社会责任感!
 


校长陶顺生探访优秀校友郑志达(左)
 


陶校长一行与郑志达愉快交流
 


参观郑志达的公司
 


合影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